close

==========以下有劇透,請慎入============

well,其實接下來的文章是我大學通識課的期末作業

因為懶得打+衝文章數,所以我就放上來了

請注意這篇文章不要複製或轉載

因為這是我大學的作業

其他的小說心得文可以轉載,就請這篇不要複製轉載

畢竟這篇也是花了我不少時間打的

而且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就花點時間看看打打心得吧



梅岡城故事是我第一本接觸的美國社會寫實小說。這本書所敘述的不只是種族歧視的議題,更是希望我們謹記「不要去任意的傷害他人,就如同殺害一隻對人沒有害處的模仿鳥。」梅岡城故事英文書名"TO KILL A MOCKINGBIRD",其直譯為「殺死一隻模仿鳥」,乍看之下書名與內容並沒有直接的關連,但模仿鳥在書裡所代表的意義卻是重大而深遠。模仿鳥是一種不會傷害人,只會唱好聽的歌給人聽的鳥,所以殺死一隻模仿鳥,殺害的不只是一隻鳥,傷害的更是那純潔的心靈。

  故事以思葛.芬鵸-從她六歲到九歲之間的角度來敘述兩條故事軸線,分別代表兩隻模仿鳥:阿布.芮德以及湯姆.羅賓森。阿布因為小時候的過錯而被父親關在家裡,導致梅岡城的大家對於芮德家感到恐懼、害怕,間接讓阿布無法離開家門。思葛與哥哥杰姆、好友荻兒的互動中,可以清楚看到梅岡城對於阿布的態度,而這些行為就如同一次又一次的殺死這隻名叫阿布.芮德的模仿鳥。但即使受到眾人異樣的眼光看待,阿布還是保有他善良的心-他給芬鵸兄妹許多放在樹洞裡的禮物;幫杰姆縫破掉的褲子;在火災當天寒冷的夜裡幫思葛蓋上毛毯;保護芬鵸兄妹免於受到鮑伯的攻擊。

  另一個主軸則是湯姆.羅賓森。湯姆其黑人的身分可以看出南北戰爭結束後,位於美國東南的阿拉巴馬州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例如思葛與杰姆進入法院的陽台時,原本坐在第一排的黑人自動站起來給思葛他們坐;或是「黑鬼愛人」等用來歧視黑人的詞語。種族歧視是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代表的不只是一個負面的意象,更是組成美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架構。湯姆在這本書中被誣告他性侵梅薏拉,即使種種的間接證據如湯姆的自白與他左手的殘疾、梅薏拉右眼的傷、鮑伯.艾薇的左撇子等,但由於梅岡城的白人所組成的陪審團還是將湯姆定為有罪,最後湯姆因為無法撐過最後的辯護機會而逃獄,導致被警衛槍殺。湯姆的案子讓杰姆與思葛兩人受到極大的震撼,讓兩人對於社會對湯姆的態度感到傷心與憤慨,最後他們學會了忍耐、正直與社會的現實。

  本書由兩個要素組合成故事背景: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的緣由可追溯至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產生,以及地理大發現等兩大事件。美國的南北戰爭讓奴隸制廢除,但對於種棉花維生的南方九州而言(這裡當然包括了思葛一家的阿拉巴馬州),在廢除奴隸後的經濟大恐慌與股市崩盤,無疑是極大的經濟打擊;更重要的是制度容易廢除,但人的思考文化價值是難以改變的。在文章中藉由思葛的眼睛,看見梅岡城的風俗習慣與家庭背景:例如康寧家的窮困、艾薇家的孩子不上學、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都與基督教脫不了關係、雅麗珊卓姑姑對於思葛穿著工作褲而要求她穿裙子「才是個淑女應該做的事」……這些種種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梅岡城這個古老、傳統、封閉的社會風俗。

  在這本書裡面最重要的角色是思葛與杰姆的父親亞惕.芬鵸。他所代表的意象是個正直、紳士、勇氣的人物。在妻子過世後,亞惕在卡布妮亞的幫忙下撫養杰姆與思葛,教導兩人做人處事的道理,對於孩子的問題毫不逃避、以淺顯的詞彙給予回答,懂得孩子的心理,以及給予兩人最大的自由。在接下湯姆的辯護案後,他要求孩子們「把頭抬的高高的,把拳頭放下來,用你的頭腦去打架……」當湯姆死後,思葛對於傑姆性情大變的行為感到不解時,亞惕要思葛「給傑姆一點時間,這些天他很難受。」這些話可以看出亞惕對子女的愛,以及希望給予孩子們的觀念為何。

  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思葛問亞惕「幫湯姆辯護是對的嗎?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你是錯的……。」的時候,亞惕說:「他們有權利以自己的意見為尊!但我得先忠於自己,才能順應大眾。一個人的良知是不需要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這句話可以清楚的描繪出亞惕的精神,以及社會風俗對於個人價值觀的培養超乎意料的強大。人們常常因為對於自身的安全需求而讓自己的本性被抹滅掉,亞惕的個性就如同奉行武士道的英國紳士-意志堅韌而與眾人不同,他秉持自己的原則、對待他人謙和有禮、不誇耀自己的能力、不傷害他人。對於讀者來說,亞惕是故事中的能者-即使他沒有超能力、湯姆還是死了,但他的形象在讀者的心目中就如同正義般的化身,挺身對抗美國當時的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

  這本書一開始閱讀的時候,一來劇情與文體的不熟悉,二來是無法理解模仿鳥與劇情的連結,讓我第一次閱讀時感到困惑,只把它當作一本社會小說。但當我理解到模仿鳥在故事中所代表的意涵-用純真無害的心來對待他人的人,對於作者寫出這本書所隱含的動機感到好奇:是因為純粹想記錄這個歷史?亦或是對於一九六○年代美國社會仍存在一些些的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而有感於發?現在這些問題已經無法考究,也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現象也漸漸的在美國消失-例如歐巴馬的當選。

  這本書與另一本也很著名的美國小說-巧克力戰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在挑戰社會的底限。前者挑戰種族歧視,後者挑戰校園霸凌,兩者都是極具指標性的社會小說,因為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美國竟然也會有這種黑暗時期,更令人驚訝的是時間點竟然是如此的靠近現代,這種與舊有觀念的衝突,也造成了曾經這兩本書都被美國的圖書館禁止閱覽過。但最後社會成熟了,這兩本書也得以與眾人見面,而梅岡城故事所帶給大家的啟示也得以永存。

  美國現在的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的情形減少了,但這世界上還是有少數國家認為男女地位的差異與行為是必須存在的。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我們不能以「改變是對你好」的姿態去改變他人,否則會給人文化傲慢的印象。同時也有可能是這些文化的背景是立意良善的,例如約旦的伊斯蘭女性有諸多的限制,背後因素是基於保護女性的觀點之下所訂定的社會規範。

  在梅岡城故事裡,以思葛的角度下看見早期的美國社會的價值觀與文化風俗,有的至今仍然存在,有的已消逝無存。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不可抹滅的歷史,唯有面對歷史,從歷史中學習事物,才能夠成為一個不會愧對他人的人-就如同亞惕秉持自身原則的堅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sahara 的頭像
    kasahara

    心世界

    kasah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